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

四季周而复始 五年终得圆满

——《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设计幕后
危春勇2019-11-15来源:中国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网

  历时五载,《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终于在今年的立冬之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11月8日发行的《二十四节气(四)》特种邮票一套6枚,表现冬天的六个节气,分别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由刘金贵、王虎鸣联合设计。

  历时五载  圆满收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根据一年中太阳在天球黄道圆上位置划分出来的24个具有时节意义的位置与日期,每个节气约15天,是中国人认知天象、物候、时令和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与社会实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自2015年开始发行《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当年2月4日发行第一组,设计不负众望,为这个系列邮票开了个好头,点赞之声犹如立春时节的鞭炮,“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广大邮迷喜欢《二十四节气》这一选题,对邮票的设计也比较认可。在全国最佳邮票评选中,系列邮票的第一组、第三组均获得了优秀邮票奖。

  经过了春天的草长莺飞、桃红柳绿,夏天的阳光灿烂、浓荫匝地,秋天的金风送爽、硕果累累,便迎来了飞雪凝霜、寒风刺骨的冬天。    

  《二十四节气(四)》邮票第一图立冬,表现了农民在仓廪储存大白菜的情景;第二图小雪,表现人们给果树修枝的场景;第三图大雪,表现了万里雪飘、孩子堆雪人的嬉戏场景;第四图冬至,表现了一个孩子在家中绘制“九九消寒图”的情景;第五图小寒,表现了一幅儿童在冰场溜冰嬉戏的现代冰戏图;第六图大寒,表现了南方地区的人们在大寒这一天赏梅的情景。

  王虎鸣是人们熟悉的著名邮票设计家,从事邮票设计工作30多年,已设计邮票150多套,仅今年就有《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五岳图》《中斯建交七十周年》等作品问世。2018年12月,他获得“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中国设计40人荣誉功勋”。

  而对刘金贵,大家感到相对陌生。他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人物系主任。刘金贵创作的《二十四节气图》,以意工、笔工、色工,表现出卓尔不群、特立独行、挑战传统的冲击力,彰显着全新的视觉感受,使得他最终成为《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图稿的主创者。

  看似随意  实不轻松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观赏《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感到比较轻松、随意。生活气息浓郁,有点像随处可见的生活小品,寥寥数笔就勾勒和描绘出一幅生动、鲜活又充满情趣的城乡田园画、市井图,越观越有趣,越品越有味。而在创作上,刘金贵其实并不轻松。邮票采用的是工笔勾色,类似于永乐宫壁画中的工笔重彩手法创作,“第一组是临阵擦枪,显得有些仓促和匆忙,而后面三组则更协调、从容些。”刘金贵说。

  在集邮爱好者看来,像《二十四节气》这样的民俗题材,也许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更好发挥些,不会像重大政治题材那样要求严格,层层审查、反复修改。刘金贵却说,这一系列邮票在审查过程中也经过了多次修改。

  参加评审的专家来自方方面面,有农业专家、气象专家、天文专家等。每一位专家提出的意见都很权威、中肯,也需要按照要求去修改。这样下来,一组邮票的图稿修改持续时间,加起来也有好几个月。

  刘金贵介绍,第三组“白露”1枚,最初画的是一位长者打太极拳,背景是北海公园和白塔,画面很好看。专家认为表现的场景不宜太具体,地域色彩尽可能要淡化,所以改成了现在的样式。而今年发行的第四组“立冬”1枚,主要表现“冬藏”内容,原本画的是存储粮食,但又没有代表性,后来改成了北方常见的储存大白菜。第6枚“大寒”,原来画的是古时过年挂灯笼、贴对联,画面呈暖色调,在专家的建议下,改成了现在的赏梅,画的是一老一少雪中品梅的情景。

  “金虎”合作  天造地设

  在《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设计过程中,刘金贵主要负责图稿创作,整体设计和视觉效果的呈现主要由王虎鸣承担。说起来,两人属于同时代人,均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而且同为内蒙古包头人,从小就在一起学绘画。因此,两人合作设计《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可以说是天造地设。

  对于《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图案上的人物造型与身份特点,第一、第二组比较模糊,看不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设计者介绍,四组邮票历时五年发行,在设计过程中确实经历了一些变化。最初,设计者的想法是古代人、现代人穿插其中。专家开始认为画古代人为主,后考虑到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延续几千年而不衰,至今仍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着联系,完全画古代人不合时宜,所以在第三组中,人物的造型古代、民国和现代都有,城市和乡村兼顾。比如“立秋”1枚,表现的是一群古人在品尝饕餮大餐;“寒露”1枚,画的是一名裁缝师,正在给一位身着旗袍的女子量身定做衣服,民国时的特点比较浓;而“霜降”1枚,画的则是现代家庭旅游赏枫叶的情景。

  “在人物造型上,虽然是简单的描绘和勾勒,但也要注意把握,既不能太老套、陈旧,也不能太洋气、前卫。”刘金贵介绍,刚发行的第四组“小雪”和“大雪”的画面上,表现了堆雪人和滑冰,突出了时代感,人物也有着羽绒服的。专家对于这样的处理还是很认可的。

  据了解,《二十四节气》特殊版式小全张,在2015年系列邮票启动时就已经完成了整体策划,将四套24枚邮票形成一个圆,既表达了地球是圆的,四季周而复始、气韵流动的理念,同时也传达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圆满、圆融的概念。

  王虎鸣在小全张边饰设计上使用了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学著作中的元素,包含日、月、星斗、算酬、古人描绘的天与地关系图、紫微垣以及古星图等。这些元素描绘了中国古人如何通过观察自然来确定二十四节气,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邮票中心的圆中将太极、地支、黄道度数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展现,进一步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相互联系,也表达了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

  今年夏秋,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举办的第13届全国美术展览,分专题在各地举行。《二十四节气》整套邮票图稿,参加此次展览艺术设计类作品展广受好评。


《二十四节气》特殊版式小全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