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

兰花掬得满庭芳

——宁夏吴忠市古稀志愿者王兰花的温情故事
新华社记者 何晨阳 靳赫2020-07-28来源:中国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网

  “吴忠有个王兰花,身后跟着一群‘傻’大妈。”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不少群众都知道这句顺口溜,其“主角”是家住吴忠市利通区的王兰花和她的志愿者伙伴们。说她们“傻”,是因为她们年复一年地进行志愿服务,却不求任何回报,特别是以“爱管闲事”而出名、今年已70岁的王兰花。

  退休前,王兰花在利通区裕西社区居委会工作了近20年,居民们家长里短的事也操心了近20年。2004年从居委会主任的岗位上退下后,本应享受退休生活的她却被巨大的失落感包围。“离开了熟悉的工作岗位,感觉精神一下没了寄托。”王兰花说。

  让王兰花没想到的是,居民们并没有忘记她,家里老人需要照顾、两口子闹矛盾、下水道不通、暖气不热……遇到大事小情,大伙儿仍会找她反映,在居委会找不到她,就登门拜访。

  很快,王兰花找回了退休前的状态。不少居民并不知道,由于种种原因,王兰花刚退休那几年并没有退休金,和老伴儿靠领一点低保金度日,有时亲戚还会背一些粮食来接济她。但她对此毫不在意,在义务服务中得到居民肯定,让她精神上感到富足。

  为帮助更多人,退休第二年,王兰花联系7名离退休干部和爱心人士,成立了吴忠市首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小组——王兰花热心小组,活动场地就设在她那仅有70余平方米的家中,有时前来寻求帮助的人太多,屋里都站不下。

  2008年,利通区金银滩镇团庄村一名不到6岁的孩子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生命垂危。孩子的父母几乎将家中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却凑不够医疗费用,本已打算放弃治疗,听说有王兰花热心小组,他们燃起了心中最后一点希望。“见到那孩子时,他已经很多天没吃东西,喂水都会吐。那孩子长得比我孙子还可爱,看着他,我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王兰花说。

  王兰花热心小组随即带头捐款,还联系当地电视台、报社等,发动社会力量进行捐助。在热心小组精神感召下,医院医护人员也纷纷慷慨解囊,终于将孩子抢救过来。为凑齐之后的医疗费用,王兰花和志愿者们继续四处奔走筹集捐款。

  “那段时间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见门就进,见人就说,每筹到一两千元就赶紧打到医院,前后筹到了爱心捐款13万多元。”王兰花说。最终,孩子的病情稳定下来,直至今日,孩子还经常给王兰花打电话表达感恩之情。

  在亲戚朋友们看来,王兰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帮助别人上,对自己的家人却有太多亏欠。2013年,王兰花的丈夫得了癌症,身体状况迅速恶化,可王兰花却因时常在外“管闲事”,没有太多时间照顾丈夫,有时她匆匆做好饭,就把丈夫一个人留在屋里。

  “他性格内向,一辈子不太愿意出门。有天他突然提起,听说这几年吴忠发展很快,想出去看看。那天我正给一名孤儿争取补贴,心想过两天再陪他,结果第二天,他身体和精神状况就不行了。”王兰花眼里噙着泪水说,这是她这辈子最遗憾的事。

  一件件好事办在了群众心坎上,王兰花热心小组的名气和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发展成为王兰花热心小组慈善协会志愿服务队,并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今,以王兰花名字命名的“兰花芬芳”,已成为吴忠市乃至宁夏一个响当当的志愿服务品牌。

  据利通区委宣传部介绍,目前,当地以“利通区兰花芬芳志愿服务”为统一活动名称,成立了多级志愿服务队,注册登记志愿者已达8.9万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呈现出燎原之势。

  “以前我一直希望做志愿服务,但迟迟没有实践,直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看到很多小区门口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很感动,就加入志愿服务队。”25岁的王兰花热心小组慈善协会志愿服务队队员马晶说。

  身边的志愿者越来越多,群众的困难就可能越来越少。“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个人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的同时,社会也因有了这些互助的温情而变得越来越和谐。”78岁的裕西社区居民成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