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区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史料 | 解放区的乡邮建设
作者:尹水来源:中国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报发布时间:2021-10-25
乡村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是人民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建设的基层组织,没有乡村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的建设或组织得不好,就很难将党的政策、工作命令迅速、正确与全部地贯彻到所有村庄,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人民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的任务。
边区乡邮建设未组织起来之前,党政民各有一套,机构重叠,互不相关,大家都不能贯穿所有村庄。区村之间,自抗战以来即沿村转送,人人送信支差,有信即送,无信亦等候,不仅浪费民力,而且丢失、差错、积压、延误,难以枚举。成立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以来(即交通局),为深入党报发行,不少地区如太行等自1940年即开始组织农村发行网,是为乡邮之前身。1941年7月,总局提出建设乡村邮线,开展民邮,此后逐渐摸索,直到1947年,大部地区已组织起来。
太行
太行乡邮建设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40年交通局成立之后,为迅速传递和深入农村发行,各县大部利用小学组成发行网,传送报纸,捎转信件,但手续混乱,时间不稳,丢失积压现象极为普遍。1941年7月,正式提出建设乡邮、开展民邮。1943年9月,又提出加强“乡交”建设,开展农村通讯,进行报纸发行。直至1944年底,规定乡邮建设为每年的中心工作。交通局自上而下,逐渐认识到乡村邮线是人民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的下半截。由于当时不适当地强调了独立自主,只限于利用自身力量,忽视了组织群众,县局邮工里数拉长,转递点增多,虽建立了代办所,实行了干线沿线投递,但终因编制有限,欲以一县局内6、7名邮工,每日贯通全县大小村庄,实不可能。此外,党政民教各有一套,沿村转信,依旧紊乱。此时期内,乡邮组织除县局邮工跑区及代办所外,区村之间在边沿区,大部皆依靠情报网,腹心地区则依靠儿童通讯网、妇女通讯网或青壮年交通网等。也有些县根本未组织或利用,靠临时派差,有信就送。总之,尚无一县能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把县区村贯通畅达起来。
1945年,边府颁布加强一元化领导、加强交通工作、组织群众节省民力、提高速度、建设乡邮的决定后,乡邮建设有了一元化领导,而且有了正确的方针——高度发挥自己力量,必须组织群众。首先由榆社、黎城、和顺采用等价交换差役分工的办法,很快即推广全区,一年之内即组织起27个县,乡邮工作从此走上正规建设之路,获得显著成绩,基本上解决了区村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问题。1946、1947年,即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创造与推广了“站所结合”办法,大大减轻区秘书事务纠缠,提高了乡邮效率。
太岳
太岳交通局成立于1940年,较太行略晚。1942年正式提出建设乡村邮线。在未组织起来之前,与太行之紊乱积压、浪费民力情况相同。1943年,绵上县首创固定动力等价交换,建立乡村交通站的办法,到了1944年即大力推广,发展迅速。除三分区各县(当时游击区)外,大部分即仿照绵上的办法,全部或部分组织起来,乡邮建设初具规模。1946年、1947年两年,冀城、晋城两县又发展为专办所,除以上两种形式外,晋南新解放区各县则主要依靠代办所,利用集市力量传递区村。
冀南
冀南因系平原,交通便利,集市稠密,商业发达。1946年以来,除县邮工直达区及大村之外,主要即依靠广泛成立的代办所,传递乡村邮件报纸。全边区之内,以冀南代办所最多,数量达500余。部分地区,如四、五分区各县,为了送报组织起文化通讯网或报站(即组织小学生发行网)传送区村报纸,捎转信件。
冀鲁豫
1946年底、1947年初,区党委发出深入农村发行的指示后,大力发展发行网的组织。黄河以北县区村之间基本上有两种形式,即老少班义务邮工和小学发行网。前者如六分区之博平,后者如四、八分区各县。此后,报纸到县一日之内即可普遍到达所有订户手中,收效极大,成绩显著。
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乡邮建设共有四种力量,即:县局邮工之县干线(到区、代办所、大村镇及沿路所经村庄)、大干线邮工沿线投递(只限路过村庄)、代办所(利用集市捎转邮件)、群众力量(区至村主要力量,如青壮年、老少班、小学生等)。前两种力量之作用、发挥使用皆大体一致且班期稳定、路线科学,易于掌握,故一般县至区与沿线投递之邮件没有问题。最困难而复杂的是区至村,如何很好地组织群众,利用群众的力量是关键,否则便不能贯彻。
乡邮建设各区有不同的类型,主要分为县至区及区至村两段,县至区由县局邮工按班期投递,各地皆同。区至村段,综合各区组织群众力量的方法,则有以下几种:
一、组织起来等价交换,这一类型又可分为按分计工及固定待遇两种:
按分计工等价交换。以太行平顺为例,规定以区为中心,将全区所有村庄贯穿起来,由各路线末尾之村,在青壮年中固定3-5人为乡邮交通员,中间各村即不再另有人送信,只设固定人员(村干、教员、合作社等)负责收发,且有送文等手续,无论挂号、平信畅通无阻。该乡交通员,因每日送信所误之工,采取按里计分、按分顶工的办法,折成工资米,由沿路村庄及本村之青壮年(或战勤年龄者)公摊。
固定待遇等价交换。此一类型太岳区很普遍,一般办法制度与以上同,唯各村设交通站长,各村按需要在青壮年内固定三五人不等,每人每月工资5-8斗米,由各村在战勤年龄者公摊之。除乡村交通员外,皆不送信,工资米为固定待遇,不按里计算。
二、变工互助,差役分工。即在战勤年龄之青壮年内固定一部分人为乡村交通员,专门负责送信,不支其他一切差务,也不赚工资。其余人则只出战时其他勤务,不送信,分工合作,互不牵扯。路线划分、制度班期等与第一项同。
三、区增设乡村交通员,此办法只有太行之武安与涉县。
四、义务邮工,使用半劳力。只冀鲁豫6分区各县(筑先例外)因青壮年支前不能送信,遂发挥半劳力潜力,于不在战勤之老少班内固定人员专负送信任务,为义务邮工。
五、文化交通网(发行)及报站,并发动小学生。冀鲁豫在春季大力开展党报发行中,黄河北各县除6分区外,4分区、8分区等县皆组织小学发行网,冀南4分区、5分区亦大部分与此相同。以冀鲁豫卫河(即清西)为例,将各中心小学之大年龄学生编成小组,归本校交通委员领导,每日由县局邮工到各中心小学及区,区由秘书负责收发,中心校由中心校长负责。然后学生即分路出发送至附近村小学,再由小学沿村转送至本学区内最后之小学。手续用送文簿,并负责收报费,推销图书,组织书馆与读报组,卖邮票,收平信等,麦假寒假中亦同,由原校中之交通委员负责收发。
六、专办所,此办法只太岳区有,且不普遍,首创于翼城。专办所以区为单位,每区一个(5区尚无),每所4人(正遇县局简政、故皆系邮工),内1人为所主任负责领导及收发,2人跑送本区各村信件、报纸,按班出发,1人专门生产,生产所得红利及售票订报等手续费供给4人开支。归县局领导。
七、代办所,代办所全区皆有,但其性质与作用不同,可分为4种:
1.办理售票,收平件、挂号,并利用集市力量捎转邮件。
2.只办理以上业务而不投递邮件,或只投送本集市的邮件如冀鲁豫各地。
3.新型代办所,如冀南武城全县共成立了28个,代办所人员由各区村之翻身农民选出,少数由村干部指定,除办理一般业务外,并负责跑送周围村庄,逐日或隔日1次。代办所本人免差。他们不要求待遇高而是为人民服务。
4.站所结合,沁阳首创站所结合办法。即由区住在村或附近之代办所改为乡邮站,负责办理本区一切邮件收转分发,各村到区的乡村交通员即直跑代办所,并由代办所直接掌握检查,区秘书只负责行政领导责任,代办所变为区的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业务室,既能办业务又能指挥本区邮线。区秘书是局长,代办所主任是业务员,互相结合,互相便利。
八、边沿区及尚未组织者,边沿区或游击区及冀鲁豫河南各县利用民兵办理,尚未组织者由县邮工直达。(本文摘编自《华北解放区交通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史料汇编——晋冀鲁豫边区卷》)